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上市公司p2p排行榜】上市公司利用P2P快速转型 左手右手都赚钱

【上市公司p2p排行榜】上市公司利用P2P快速转型 左手右手都赚钱

时间:2015-09-22   来源:国内新闻   点击:

上市公司纷纷收购、创办p2p,试图一举跻身创新企业,直接的益处是股价暴涨。 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如何快速转型创新,收购p2p成为捷径。

5月初,多伦股份宣布计划更名为“匹凸匹”(即p2p的中文谐音),从5月11日起连续六个涨停,短暂调整一天后又是接连两天的涨停。不过,6月19日公告称,因异常交易收到了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

6月,盛达矿业、鸿利光电、昆仑万维、春兴精工等多家上市公司加快了布局P2P的步伐。

与此同时,问题P2P平台也在增多。据网贷之家统计,截至2015年6月底,P2P网贷行业累计问题平台达786家,其中新增问题平台419家,是去年同期的7.5倍,已超过去年全年问题平台总数。

北京一家P2P的负责人对财新记者表示,“现在‘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火热,一说要收购P2P,都会带来上市公司股价的抬升。”

当上市公司把橄榄枝抛向P2P时,炒作概念提升市值只是短期行为,如何控制和降低P2P的坏账率、提升资金周转率才是上市公司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收购热潮

“最近有好多中介找到我,说要组织一批上市公司和P2P公司一起开会,希望双方能够对接。”P2P平台积木盒子的一位人士告诉财新记者,这是上市公司在寻找合适的收购标的。

一位从事中介工作的人士透露,近几个月上市公司的需求有所增加,有些正在停牌的公司,就是在积极进行收购或参股P2P的工作,“碰到好的标的,几家公司还会争着抢。”

财新记者获悉,有两家上市公司正在和P2P平台花果金融洽谈收购事宜。“一家是做新能源的沪市公司,一家是做网络游戏的深市公司,目前在做对比竞价。”知情人士透露。

据财新记者统计,截至7月1日,A股市场有60家上市公司收购、股权投资、设立或间接关联了36家P2P企业,另有3家上市公司正在筹备收购事宜。其中,中小板公司是最积极的布局者,有28家;从行业角度看,属于制造业的上市公司超六成,共39家。

网贷之家根据2015年上市公司一季报统计发现,涉及P2P的A股上市公司中,持续亏损的有14家。其中,净利润亏损最多的是控股友金所60%股权的用友网络,亏损达1.3亿元;此外,还有8家上市公司的亏损额在1000万元至1亿元。

上市公司入股P2P的第一单,是去年7月15日勤上光电出资60万元收购好又贷4.67%股份。不到一年,类似交易的金额和收购比例一路水涨船高,即使自身净利润亏损和P2P平台风险加剧,多家上市公司也不惜重金“豪赌”P2P。

春兴精工6月13日公告称,拟斥资7.65亿元收购爱投资51%的股权,这是已知上市公司收购P2P的最高价格。之前的纪录是浩宁达计划斥资6.6亿元收购团贷网55%股权,但这一交易在6月24日宣告终止。此前,还有中天城投3.3亿元收购招商贷55%股权、大金重工1.5亿元收购投哪网11.76%股权……

 

各取所需

上市公司布局P2P平台主要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实现互联网金融的战略性布局,谋求业务转型;二是改善资产和盈利结构,希望通过P2P平台搭建自己的供应链金融。

网利宝CEO赵润龙向财新记者透露,创业板公司鸿利光电6月初刚完成了对网利宝的战略投资,以参股的方式进行协议控制。

据财新记者了解,P2P公司在被上市公司收购时,主动权并不大,但仍倾向选择实力强的主板公司,或是自己所在地域内的上市公司,能有一定资源和自己的业务相匹配。

对很多P2P平台来说,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拿不到优质的借款标的。前述北京P2P人士称,“上市公司收购P2P后,可以把业务链上的资本缺口放到平台上来补充,作为自己的标的。既能够拿去赚钱,又能够盘活资本,左手右手都是赚,怎么算都划算。”

不过,前述深圳P2P负责人表示,除了业务发展的需要,上市公司更多的是出于市值管理的目的。“绑上P2P后,上市公司还会获得品牌推广、政策扶持上的优势,最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体现在股价的抬升上。”

积木盒子的人士也称,尽管一些上市公司的业绩不如人意,但在连续亏损的情况下还不惜重金收购P2P,就是想让自己有“互联网+”概念,帮助抬升股价。

最典型的莫过于熊猫金控,其股价从去年7月1日宣布旗下P2P平台银湖网上线时的11.03元/股,涨到了今年3月停牌前的36.63元/股,涨幅超过200%。4月20日,尚处停牌中的熊猫金控公告称,拟购买P2P平台你我贷51%股权,但6月4日又宣布放弃收购。在6月18日复牌前一天,熊猫金控又公告称,拟募资30亿元投向互联网金融,随即带来了四个一字涨停。

网贷之家研究员陈晓俊表示,上市公司涉足P2P,股价出现爆发式增长,达到了资本炒作的目的。而多数情况下,公司并没有真正转型做P2P,自身的经营业绩也没有出现明显转折。“讲故事引发市场热炒,广大投资人在潮水退去后成为了‘接盘侠’。”

在最近的市场调整中,涉P2P上市公司跌幅最大的是参股设立P2P平台鹏金所的证通电子和新纶科技,分别下跌近42%和38%,其余相关股票跌幅多在14%左右。

 

P2P估值

成立时间较早、平台交易额较大、会员较多、互联网基因较强、发展潜力较佳且运营良好的优质P2P公司,是上市公司收购的理想标的,可借此作为自己“互联网+”战略中的重要筹码。而在实际交易中,优质P2P平台并不太愿意被上市公司收购。

积木盒子人士向财新记者表示,第一梯队的P2P平台更希望独立发展,想保持创始人和管理团队的主导权。“如果一开始融那么多钱,放在账上没什么用,又失去了股份,其实不划算。有些平台现在也不差钱,比如我们A轮融了1000万美元,B轮融了3700万美元,今年4月的C轮融了8400万美元,我们现在连B轮的钱都还没开始用。”

前述北京P2P人士透露,规模小、发展遇到挑战的P2P更倾向于被上市公司收购。“他们可能两三年之内会被洗掉,现在‘抱大腿’,可以暂时安全,这也是一种存活方式,和当年的团购网站很像。”他说,“大型P2P估值很高,都想借壳或者自己上市。”

一位参与交易的人士称,上市公司目前对P2P平台的估值会综合考虑互联网属性和金融属性。

据他介绍,互联网属性的估值方法与风险投资尽职调查互联网企业类似,用的是一套传统标准,会考虑流量、用户规模、转化率、场景变现等方面的实力。

金融属性的估值方面,会参照银行体系的标准,主要看负债、资产质量、流动性、透明度、平台坏账率等指标。针对P2P平台的业务特点,还会专门考察平台的交易量、利率水平、风险控制、标的质量、用户体验、线上线下联动等情况。

在他看来,风险控制应是P2P估值的核心内容,“假使一个平台规模再大、流量再多,但风控做得不行,估值肯定上不去。”他表示,互联网和金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基因,具体把握起来很难。

据财新记者不完全统计,上市公司已收购或股权投资的P2P平台,其估值大多在10亿元以下。估值达15亿元的有两家,分别是春兴精工拟收购51%股权的爱投资和大金重工注资的投哪网。此前,熊猫金控未成功收购的你我贷,更传出有高达30亿元的估值。

前述中介人士坦言,“大部分P2P都还在烧钱,收入状况很不理想,短期内根本无法盈利,继续亏损的趋势也很明显。现在的估值水平普遍偏高。”

对赌协议

浩宁达、春兴精工等上市公司收购P2P平台的公告中,出现了“业绩承诺”“补偿机制”等条款,也就是俗称的对赌协议。

浩宁达在计划出资6.6亿元收购团贷网55%股权时,要求对方2015年至2017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500万元、7000万元、1.15亿元。如果团贷网在承诺期内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就要以现金方式向浩宁达进行相应的补偿。团贷网创始人唐军在6月13日的发布会上表示,对赌是理性的,是经过双方精细化测算得出的结果。

据陈晓俊测算,团贷网2015年前五个月累计成交量14.7亿元,假设全年成本为2亿元,则2015年剩余七个月需要完成约54亿元的成交量,意味着月均成交量为7.7亿元。陈晓俊表示,这一数值相比5月出现了近七成的增幅,难度很大,基本不能实现。

6月24日,浩宁达发布公告称,公司201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未通过《关于收购团贷网股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这意味着浩宁达收购团贷网就此告终。

一位曾和多家上市公司谈过合作意向的P2P负责人表示,有些业绩对赌条件确实比较苛刻,“一方面上市公司想控制P2P平台,另一方面根据规定又不能把它作为主营业务,业绩怎么搞上去?”

“虽然平台上的项目现在看起来安全,但可能两年后才开始显现问题,所以要签对赌协议,要求它达到一定的收入和净利润水平。”积木盒子相关人士说。

望衡律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邹秋爽律师表示,业绩对赌在风险投资的B轮或C轮融资以及并购中很常见,无可厚非。这也是上市公司出于对P2P风险隐患的担忧。

江粉磁材亦在自己全资设立P2P平台的公告中,代表众多涉P2P的公司归纳出了三方面的风险:政策风险上,互联网金融行业无入门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法规,且运营模式尚未完全定型,不排除未来行政主管部门出台新的法律、法规或修改现有制度,将互联网金融业务纳入行政监管范围;经营风险上,P2P行业的参与者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能否在未来的业务开拓、市场保有量等方面占有优势,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盈利能力面临考验;管理风险上,很多上市公司都是跨界收购P2P,且互联网金融是一项陌生的新业务,缺乏管理经验。

邹秋爽表示,非法集资的规定不调整,所有P2P公司都在“裸奔”。在政策还不明朗的当下,互联网金融新玩法渐多,连什么叫P2P都很难定义,上市公司要注意规避风险,法律底线不能踩。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
原油
银行
理财
外汇
投资
知识
贷款
房产
期货
新闻

copyright 2016-2018 股票财经资讯网|股票行情财经门户保留所有权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