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新三板业务员坐牢】新三板也需要实施A股化监管

【新三板业务员坐牢】新三板也需要实施A股化监管

时间:2015-08-13   来源:国内新闻   点击:

  8月10日,共有86家企业挂牌新三板。这也意味着,新三板市场总挂牌企业数突破8000家达到8415家。其中,协议转让企业6802家,做市转让企业1613家。此外,申报及待挂牌的企业共222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出现“井喷”现象,亦远非沪深股市所能比拟。笔者以为,随着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的增多,以往的粗放式管理已不适应该市场发展的需要,实施精细化管理,或者“A股化”管理将是今后的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大扩容前的2013年年末,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不过356家,而到了2014年末则上升至1572家,2015年年底,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就达到惊人的5129家。而截至今年8月10日,新三板新增挂牌企业3286家。数据见证着新三板的超常规发展,但是,在新三板超常规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多方面的问题。

  由于门槛低,新三板挂牌企业良莠不齐的现象比沪深市场严重得多。门槛低固然是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异常增长的一大原因,但也导致众多低质低效企业跻身于新三板市场,进而从整体上降低了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质量。又如新三板“贫富不均”现象异常严重,目前新三板80%的市值集中在12%的企业上,有的挂牌企业有价无市,有的长时间没有交易,与僵尸公司无异。更重要的还在于,新三板问题“A股化”的态势越来越明显,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近几年A股市场高送转已成一道风景,10送转10不再吸引眼球,10送转20甚至是10送转30的亦很常见。相对于A股的高送转,2015年新三板的金正食品和同创伟业的10转90,以及今年君实生物推出的10转150高送转方案,都足以让A股相关上市公司汗颜,而高送转背后的意图是什么则无须多言。另一方面,新三板相关企业也染上了前脚融资后脚购买理财产品的恶习,这一点与A股某些上市公司基本无异。如某新三板公司2015年2月挂牌,先后三次定增募集资金17.29亿元。今年,该公司计划拿出不超过10亿的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目前其实际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已达8.91亿元。类似例子还有很多。

  为了规范新三板募集资金使用,日前全国股转公司发布了《挂牌公司股票发行常见问题解答(三)——募集资金管理、认购协议中特殊条款、特殊类型挂牌公司融资》(简称《问答》)。《问答》明确规定,除金融类企业外,新三板公司不得将募资用于股票及其他衍生品种、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交易,也不得进行委托理财或借予他人等财务性投资等。《问答》在为新三板募集资金使用套上“紧箍咒”的同时,让募集资金真正进入实体经济的意图非常明显,这也与规范A股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上如出一辙。

  作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挂牌企业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新三板如何监管、如何规范发展的问题更须引起重视。显然,如果继续按照原来的老套路,那么今后新三板将产生更多新问题,反过来又会阻滞着新三板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摒弃此前新三板粗放式监管模式,改走精细化或“A股化”监管之路,如此才能给新三板注入新的活力。

  笔者以为,首要的问题是提高新三板的准入门槛。目前新三板挂牌堪称“准注册制”,实际上与没有门槛无区别。提高新三板的准入门槛,并非要求其盈利能力、业绩等方面与A股看齐,但至少营业收入要有门槛。此外更重要的是一点是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像那些公司治理结构紊乱、“三会”运作不规范的企业,应禁止其挂牌。

  与主板一样,新三板也要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新三板不对挂牌企业的盈利能力提要求,但对其日常交易至少要有一定的标准。如果一年之中也没有几笔交易,这样的企业并没有挂牌的必要。而且,像那些频频违规,或频频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企业,也要从新三板中剔除。淘汰劣质公司,在增强整个新三板企业质地的同时,也能增强其吸引力。

  当然,对新三板进行精细化管理,或实施“A股化”监管更有必要。事实上,此次全国股转系统出台的《问答》,与沪深两个交易所的《募集资金管理办法》,以及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相比,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仅仅只在一些细节方面有所不同。这说明,在新三板实行“A股化”监管并非没有空间与可能。如果以更加严格的要求对新三板实施监管,新三板必将迎来全新的格局。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
原油
银行
理财
外汇
投资
知识
贷款
房产
期货
新闻

copyright 2016-2018 股票财经资讯网|股票行情财经门户保留所有权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