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投资 > 消费投资 > 消费带动经济发展_看消费怎样带动转型升级 详解“十大扩消费行动”

消费带动经济发展_看消费怎样带动转型升级 详解“十大扩消费行动”

时间:2014-06-14   来源:消费投资   点击:

消费,近年来伴随扩大消费政策的落地实施,早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前行的主要动力之一,特别是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对拉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逐年递增。但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至今,围绕消费表现出诸如供给结构、供给质量难以适应居民不断变化消费需求的特征愈发明显,成为公认的制约消费对经济增长基础性作用发挥的障碍。

  为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增强经济韧性,国家发改委等24个部门日前联合印发 《关于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围绕流通、农村、住房、汽车、旅游、家政、教育、体育、绿色、消费环境等十个领域,部署了“十大扩消费行动”。在坊间看来,此举势必拉开新一轮促进消费新政的大幕,而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也将随之进一步凸显,那么,“扩大消费行动”意欲何为?缘何这十大领域受到新政垂青?消费又将怎样带动转型升级?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区域发展研究室副主任贾若祥,以期释疑。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潜能依然巨大

  中国经济时报:近年来,国家层面鼓励消费的政策不断出台,且消费在驱动宏观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的贡献率连年增长,为何还需要《行动计划》继续部署相关领域的消费新政?

  贾若祥:尽管近年来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也的确发挥着拉动经济增长主力军的作用,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以后,外需持续发力,消费一直肩负着驱动内需增长的引擎作用。而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之后,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作用越发明显,但有必要认清的是,受到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能力、消费意愿、消费环境、消费供给等方面的因素制约,我国消费潜力并未得到全面、彻底释放,这需要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部署,以实现持续扩大消费引领作用的初衷。

  正如《行动方案》所指出的,供给结构、供给质量不适应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要求,制约了消费对经济增长基础性作用的发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生产等领域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供给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为此,要通过积极发挥新消费的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推动供需矛盾的解决,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

  中国经济时报:伴随近年来消费贡献率的不断增长,其对整个国民经济而言,从结构构成上看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十三五”期间预期会如何发展?

  贾若祥:近年来,消费贡献率持续上涨是客观事实,而这正是激活内需的关键所在。“十二五”期间,随着扩大消费的各项政策落地,消费支出每年都保持两位数增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2014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54.8%,高于投资贡献率7.8个百分点。

  2016年是 “十三五”规划的第一个年头,而“十三五”规划是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其共同特征就是将更加注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以期发挥其基础性作用。而在结构调整方面,消费拉动带动服务业增长的特征明显。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服务业行业占比达到56.9%,服务业增速比第二产业占比超过接近19个百分点,显示我国结构转型实际上在延续,第三产业比重在不断增长,且呈现快速增长的特征。要延续这样的特征,就必须有赖于消费动力的持续释放。

  应对流通和农村市场加以关注

  中国经济时报:《行动方案》将畅通流通市场和农村消费升级置于 “十大扩消费行动”的前列,且在具体任务部署上有所重叠,比如挖掘农村电商消费潜力必须仰仗畅通、低成本的流通体系建设等,你如何看待这两项行动之于消费引领的作用?

  贾若祥:在消费领域,除了一些传统的如社会消费品类的增长点外,我们急需培养新的增长点和增长动力,而物流和农村市场正具有这样的特质。

  一直以来存在的物流 “流而不畅”、物流成本高等问题都备受关注,因为流通市场能否真正畅通,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市场能否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比如,如果任凭流通成本高企,那么各要素间在不同区域间配置都会产生额外成本,显然不利于高效流通和配置资源。

  《行动方案》提出推动铁路与物流、电商加快枢纽节点的相互配套融合,在重要的铁路干线站点,争取年内建设一批综合物流中心,因地制宜逐步推广城市中心铁路货场转为城市配送中心,发展快消品等民生物资仓储、供配等业务,降低流通成本。就是要在以往的42个主要物流节点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物流配套建设。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进一步畅通流通体系建设,降低物流成本,毕竟,流通体系的顺畅和成本高低对于消费的影响,是左右激发消费引领作用的重要环节之一。

  与此同时,受到“互联网+”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影响,广大农村地区也投入到电商队伍当中,其影响力迅速扩大,早已成为农村消费的一大亮点。《行动方案》明确了对农村电商的消费促进和对农村信息消费基础设施的提升。正是看中了户籍人口统计占大头的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应该说,这是影响我国消费潜能释放的决定性领域。伴随农村社会保障的逐渐健全和加大覆盖,以及农村居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得到更多释放,《行动方案》依托信息技术鼓励农村电商消费升级,势必将进一步盘活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堪称巨大。

  可以看到,农村消费通过网络技术得到释放和满足,依托不断完善的物流体系建设,将农村地区很多特色农产品外销,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依托生态优势转化成当地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为农民带来效益,而收入的提升会促使农村消费的进一步释放,这对农村面貌改善,完善住房和农村基础设施等都可产生促进作用,这是多赢的结果,因此需要综合开发农村市场和促进其消费潜力的释放。

  住房和汽车传统消费有亮点

  中国经济时报:住房和汽车消费作为传统消费领域也是近来受关注最多的两大领域,你认为《行动方案》对此部署的内容有哪些值得关注?

  贾若祥: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行动方案》提出了“给予地方调控自主权,分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满足居民改善性住房消费需求”的表述,根本用意就是要有差别、有针对性地将房地产市场化整为零,不再一味地关注房价高低,而有意通过具体部署维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比如针对一线大城市,高房价多源于需求巨大之下的供给紧缺,而限购客观上又加剧了紧缺的程度。因此,增加住宅建设用地才是化解房价居高不下的根本手段,但必须配合更加细化的政策,对既有市场和库存进行盘活。而对于三四线城市等拥有高库存的地区而言,要配合农民市民化的政策方针,推动去库存,比如一亿农民市民化。而租售并举是对保障房建设明确了方向,对于民众而言,无论哪种形式,先要解决居者有其屋,否则,长远看也不利于消费潜力的释放。

  而在汽车市场,我国快速走入汽车社会,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可以轻松实现,但随着而来的停车难等交通问题需要解决,《行动方案》不仅明确了二手车流通的限制放开,也对诸如皮卡车进城试点予以放开,更对停车难题有所部署,其用意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培育新的汽车消费热点,让汽车消费可持续。

  应该说,汽车和房地产都是有着较长产业链的行业,而产业发展又对就业有着巨大和深远影响,就业状况转而又会影响居民的收入,最终落脚点还是消费,因此,房地产和汽车两大传统消费市场很好地诠释了消费引领带动转型升级的客观逻辑。

  新政对接新消费热点贯彻供给侧改革精神

  中国经济时报:不同于以上四大相对传统的消费领域,旅游、家政、教育、体育、绿色、消费环境等领域部署扩大消费行动又体现了怎样的政策用意?

  贾若祥:旅游休闲升级行动在切实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加快建设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培育新兴旅游消费热点等政策的同时,下一步要着力增加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供给,进一步满足居民旅游休闲消费的升级需求。比如《行动方案》提出了着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发展邮轮游艇等消费,积极发展研学旅行、老年旅游,加快培育通用航空消费市场等具体部署,显示了新政有意对接近年来出现的旅游消费热点,从产业传导性上看,对相关领域的政策放开以及产业布局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而康养家政服务与医养结合则对应了我国老龄化严重问题的到来。体育健身消费以及教育文化信息消费创新、绿色消费壮大等都体现了现阶段我国逐渐呈现且有快速扩张势头的新消费需求的对接意图。不能否认,我国近年来的消费“外流”现象十分普遍,有统计显示仅2015年,国人在境外消费就达1.2万亿元,消费领域也从以往的服装、首饰、箱包等蔓延至如医疗、美容、养老等众多领域,这一方面表明国人消费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也显示我国在消费供给侧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无法对接国人的消费需求。

  而通过《行动方案》对接这些新消费亮点,在供给上加以培育,相信不远的将来会将外流到国外的消费需求拉回国内,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消费领域的具体体现。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
原油
银行
理财
外汇
投资
知识
贷款
房产
期货
新闻

copyright 2016-2018 股票财经资讯网|股票行情财经门户保留所有权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