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知识 > 金融知识 > 去杠杆与金融|本轮金融去杠杆质疑之声有所增多

去杠杆与金融|本轮金融去杠杆质疑之声有所增多

时间:2018-11-12   来源:金融知识   点击:

5月社融新增环比少了7000多亿,主因是债券融资和表外融资均明显负增,实际诱因则是4月以来违约事件频发抬升了信用风险以及资管新规等监管举措打击了资金空转。诚然,融资收紧难免会误伤“好人”,但是去杠杆过程如果继续货币宽松,放出去的水大概率还是会流向金融体系,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剧资金脱实向虚,助长金融风险。近期,对本轮金融去杠杆的质疑之声有所增多,代表性的说法有四:一是信贷过紧、企业融资需求严重受限,集中表现为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大幅缩水;二是金融市场流动性近乎停滞,上市公司股票质押一旦爆仓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三是民营企业成为了“最受伤的人”,但作为本轮加杠杆主力的国企则冲击有限;四是地方债务风险处置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地方政府仍是刚性担保人。
  
  应该说,这些观点并非全然“无理取闹”,背后体现的是本轮防风险、去杠杆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表明政府开展工作确实需要很强的智慧与艺术。当然进一步推敲这些观点,也有许多站不住脚之处,甚至不排除试图通过制造舆论压力迫使监管层做出妥协。
  
  配资点评网统计发现,截至6月末,沪深两市质押项目总规模超过3万亿,其中触及警戒线的规模近8000亿元,触及平仓线的规模超过4500亿。的确,如此大体量的质押规模如果处理不当,资本市场肯定会受到较大冲击。但是,不应忽视的是,为什么这些公司会做这么多质押?质押所融的资金又去了哪里?细究之下,设立资产管理计划、变相套利和盲目扩张偏离主业的公司不在少数。有测算发现,部分证券公司的质押业务总规模超出了净资本2倍以上,这本身就是风控制度不到位和业务模式不当的体现。
  
  “会哭的孩子未必就会有奶吃”。从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十九大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等一系列部署来看,“强监管、防风险、去杠杆”依旧是未来各项金融政策的主基调,今后三年打好以防控金融风险为重点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也可谓“军令状”。考虑到2018年是金融风险出清的关键一年,预计仍将重点聚焦降低国企杠杆率、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和治理资产管理行业乱象。换句话说,国企并没有“免死牌”,违规举债、变相加杠杆的城投平台会受到应有惩罚,“破刚兑、去通道、去资金池、禁错配、压同业、防套利”也将继续是资管新规的发力点。因此,各相关参与主体要放弃侥幸心理,切实做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切实杜绝隐性加杠杆。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
原油
银行
理财
外汇
投资
知识
贷款
房产
期货
新闻

copyright 2016-2018 股票财经资讯网|股票行情财经门户保留所有权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