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银行 > 银行利率 > [银行利率市场化]银行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理财怎么买?

[银行利率市场化]银行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理财怎么买?

时间:2014-02-09   来源:银行利率   点击:

 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理财怎么买?

 

  在“全民理财”的热潮中,银行理财产品有如中流砥柱。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2014年国内银行业机构累计共发行各类理财产品19万只,累计发行规模93万亿元,同比增长36%。近百万亿的理财产品,推动了我国理财市场持续发展和繁荣。

 

  不过,今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五次降息降准,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下降。10月24日,央行更是取消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

 

  一场全面深刻的金融改革正在进行之中。在改革大势之中,银行理财产品将会走向何方,我们又该如何面对?

 

 

一、银行理财产品从何而来

 

  银行理财产品,走过了十余年发展之路。

 

  2004年2月,中国光大银行推出国内银行第一支外币结构性理财产品;同年9月又推出国内银行第一支人民币理财产品。

 

  2004年10月开始,更多商业银行开始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从那时候起,发行理财产品能获得的央票和存款之间套利空间也慢慢消失。那么,蓬勃发展的理财产品,如何实现比存款更高的收益呢?当时有两种选择:

 

  一是期限错配,即投资标的集中在一年期央票。但理财产品期限仅半年,甚至一个月。这使得银行承担了市场波动的风险,需要到期滚动发行。如果资金面突然紧张,后续资金跟不上来,就得向银行自营资金借钱,期限错配由此产生。加之预期收益率形式,使得投资风险并未完全传递给投资者,也为刚性兑付埋下了伏笔。

 

  二是进行其他领域的合作。2004-2005年,银行理财多通过衍生品交易、资产证券化等,对投向进行摸索和创新。2006年3月,首只银信合作的“非标”产品诞生。随着2006年证监会推出股权分置改革,2006-2007年,股市一片红火,银行理财产品也相继推出了打新股理财产品、FOF产品等。

 

  银行理财产品真正的爆发,则从2010年开始,主要原因在于“资金池”模式兴起。这种模式有助与对理财资金实行动态管理、组合投资,并降低集中度风险。不过,在此模式下,理应采用净值来反映组合投资的风险变化,将风险和收益全部明示和让渡给投资者。

 

  2013年8月,银监会发出《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银行理财投资“非标”比例做出了限制,开始清理“资金池”模式。然而,预期收益率形式并未得到改变。

 

  2014年7月,银监会发出《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组织管理体系、销售营运行为等作出了详尽的规定和约束,对银行理财产品产生重大影响。

 

 

二、银行理财产品走向何处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一步,它将对银行理财产品产生哪些影响?我认为,在后利率市场化时代,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监管的规范,银行理财业务和理财产品将发生五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从业务定位看,理财业务将成为银行战略性业务。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居民金融资产配置中存款比例将持续下降,银行存款流失是不可逆转趋势,只有提供丰富多样的理财产品选择,才能吸引和留住客户。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认为,以2014年银行业2.2万亿左右利润为基数,加上每年5%的利润增长水平测算,由零售理财业务创造的中间业务收入,将在银行业未来利润的占比中超过40%,足以支撑银行业的经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从金融创新看,理财业务和产品创新将大大增强。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将由被动转向主动,产品研发将由过去的产品导向型向客户导向型转变,更多考虑客户需求和体验。而利率市场化使原来割裂的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金融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银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和主动权,也为理财产品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

 

  第三,从产品形式看,预期收益型产品将向净值型转变。从全球成熟国家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几乎都是净值型产品。这种产品形式,以合理的净值波动来客观第反映市场的风险收益水平,有效传递“买者自负,卖者有责”理念。银监会相关办法也特别强调理财产品销售行为的规范,不得提供含有刚性兑付内容的产品介绍,并举例说明最不利投资清醒和结果。其目的是推动理财产品从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转变,出发点是要打破事实上的“刚性兑付”。

 

  第四,从服务对象看,理财业务客户群体将进一步细分。商业银行将通过收集客户数据,整合相关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对市场和客户进行细分,深刻了解客户目前及未来的需要,从而使得产品开发、营销和服务部门能够通力合作,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理财产品和服务。下一步,银行应严格区分一般个人客户、高资产净值客户和私人银行客户,进行理财产品销售的分类管理。比如,对于一般个人客户,只提供低风险、收益稳健的理财产品。

 

  第五,从运营机制看,将出现理财事业部或资管子公司。理财业务的运营模式,是随着该业务在银行众多业务中的战略地位而逐步变迁的。2014年,银监会提出按照单独核算、风险隔离、行为规范、归口管理等要求,开展理财业务事业部制改革,设立专门的理财业务经营部门,负责集中统一经营管理全行理财业务。下一步,部分银行还将探索成立资产管理子公司,将理财业务分拆出来,在公司治理、激励与约束制度等方面实行完全独立的运营。

 

 

三、银行理财产品如何选择

 

  总的来说,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普遍高于存款,风险相对较小,目前仍然是老百姓理财投资的主流选择。

 

  但理财产品毕竟不是储蓄存款,它与传统的储蓄业务有着本质的区别。面对琳琅满目的银行理财产品,还是要注意甄别、谨慎选择,有三个因素必须充分考虑:

 

  一是理财目标。按照期限分,银行理财产品一般可以分为短期产品、中期产品、长期产品以及开放式产品(可以每天或者在约定的日期申购、赎回)。通常,短期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越小,预期收益率越低;中长期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越大,预期收益率越高。应根据不同的理财目标,决定购买不同种类的理财产品。如果对流动性要求高,则选择短期理财产品,如果更追求收益率,则选择中长期理财产品。

 

  二是风险偏好。根据本金与收益是否保证,可将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保本固定收益产品、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与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三类。预期收益一般与风险、期限成正比,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高预期收益往往伴随这高风险,低风险产品提供的预期收益较低。不能盲目追求高收益,而是要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选择产品。在客户首次购买理财之前,银行一般也会要求对客户进行风险测评,了解客户风险承受能力。

 

  三是资金投入。除近年来少数“宝宝类”理财产品之外,国内银行理财产品购买起点金额一般为5万元人民币;有些专门针对高资产净值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门槛更高,如100万元以上。所以投资者要根据自己资金的多少来选择理财产品。另外,对流动性要求较高的客户还可以选择含有某些条款的产品,如含有提前赎回条款、可质押贷款条款的产品,通过提前赎回、质押贷款等方式获得流动性。

 

  对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而言,还要强化投资者风险意识,引导投资者走出认识误区。比如,通过多种形式向投资者充分介绍理财产品的功能和服务,引导投资者理性看待风险和收益,把握产品投资本质,结合自身理财需求,理性作出投资决定。

 

  当然,在银行柜台或理财中心销售的理财产品,并非都是银行理财产品。有时候,其他金融机构或第三方理财公司发行的产品,也借助银行渠道进行销售。第三方理财产品良莠不齐,银行要尽到告知义务,投资者自己也一定要进行仔细区分。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
原油
银行
理财
外汇
投资
知识
贷款
房产
期货
新闻

copyright 2016-2018 股票财经资讯网|股票行情财经门户保留所有权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