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银行 > 银行利率 >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利率传导机制不健全 制约银行贷款利率下行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利率传导机制不健全 制约银行贷款利率下行

时间:2016-08-18   来源:银行利率   点击:

 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长乏力,去产能缓慢,企业融资需求不足,信贷风险上升,银行贷款投放动力不足;

  另一方面,伴随降息而来的利率市场化,提高存款利率上浮空间,在银行负债端冲抵了降息效果,提高了银行负债成本,制约了贷款利率的下行。

利率传导机制不健全制约银行贷款利率下行

  6月初,国家统计局陆续发布了5月份的经济数据,如PMI、CPI、PPI等。部分数据显示经济正在企稳,如5月PMI为50.2,比上月微幅上升0.1,而且是连续三个月超过50%的分界线。

  但是,进出口持续负增长,外需萎缩,反映内需的CPI、PPI也尚未摆脱“通缩”的身影。而对前期降准降息的效果仍存在争议,货币政策已陷入“流动性陷阱”,央行下一步如何操作?

  “降息配合降准的货币宽松,对稳定经济增长有一定作用。降准降息有效但有限,要把流动性传导到实体经济,进一步降低企业实际融资利率,还需要财政政策配合。”一位不愿具名央行官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实际存准率无下降趋势

  尽管CPI稳定在1%以上,但PPI依然连续39个月负增长,5月份CPI和PPI加权价格指数为-0.16%,比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处于负值。从整体价格指数表现来看,中国的通缩压力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

  “通胀低位徘徊,货币政策仍有空间。预计下半年央行仍有可能再次调降基准利率,同时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招商证券(行情600999,咨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此外,随着跨境资金流入规模较往年趋势性减少,央行仍可能继续降准,并配合使用多种数量工具,以补充基础货币缺口,并加强对不同期限利率的引导,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此前,为稳定宏观经济增长,央行已三次降息、两次降准,在引导利率下行和向实体经济输血上,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自2014年11月末首次降息以来,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SHIBOR利率下跌明显,隔夜拆借利率从4%左右下降至约1%,6月10日报1.0830%。

  降息效应之下,企业贷款利率也有所下降,但相比金融市场降幅有限。一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在三次降息后均有所下降,从5.76%下降至5.06%,累计下降0.71个百分点。一季度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78%,较年初下降0.15个百分点。

  上述央行官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降准的进一步效果还有待观察,其传导到实体经济的信号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不再上升,二是新增信贷保持相对较大规模,三是金融货币市场利率保持稳定而非急剧下降。

  事实上,银行惜贷,降准之后,商业银行的实际准备金率并没有下降趋势,只是从法定存款准备金变成超额存款准备金。4月份存款性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4%,较3月份高出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4月20日降准1个百分点,没有立竿见影。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2015年1季度末,国有五大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均在20%以上,其中工行、农行更是分别达到22.32%、22.46%,华夏银行(行情600015,咨询)也达到22.45%。招行、兴业、光大、北京银行(行情601169,咨询)、宁波银行(行情002142,咨询)存款准备金率均超过18%。2月份降准后,大型银行和部分中小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为19.5%、18%以下。也就是说,大部分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均在1%-3%。

  “目前的矛盾,在于宽货币难以传导到宽信贷。”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郑京平认为,降息和降准仍然是需要的,这个过程中降息更好一点,并且在降的过程中速度要适当,关键要推进结构性改革。

  一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和调控依据是相对多元的,既要维护低通胀,又要保就业、推动经济合理增长,还要维护国际收支平衡,最终是一个多目标权衡的结果。”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
原油
银行
理财
外汇
投资
知识
贷款
房产
期货
新闻

copyright 2016-2018 股票财经资讯网|股票行情财经门户保留所有权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